汤一介先生主讲首场“大道学术”系列讲座

[日期:2011-04-04]   来源:张慧伦  阅读:1868次

3月25日晚,北京大学哲学系资深教授汤一介先生为在场师生做“大道学术”首场讲座,讲题为“儒学中的普遍价值问题”。到场嘉宾有北京大学哲学系系主任、儒学研究院副院长王博教授,儒学研究院副院长李中华教授,儒学研究院院长助理杨立华教授。

84岁高龄的汤一介先生是大道学术系列讲座的主要推动者之一。“大道之行,天下为公”本是儒家的社会理想,世界上不同的学说都有一种对理想社会的考虑,而最大的道理,就是关于宇宙人生最根本的道理。大道不仅仅局限在儒家,也可以讲道家、佛教、西方哲学、印度哲学、阿拉伯伊斯兰教的思想,这样更有利于不同文化间的沟通和对话。汤先生如此解释系列讲座名称“大道学术”的涵义。

汤先生从发掘、讨论“普遍价值”的意义开始他的演讲。“价值论”是当今一种很流行的学说,它涉及各个学科,如宗教、哲学、文学、艺术、政治、经济,甚至科学技术等等,而其中“价值哲学”是讨论“价值问题”最重要的学科。

汤先生认为,世界上不同民族文化中都含有某些“普遍价值”意义的因素,因此,在中国哲学中间也有普遍价值意义的因素,大家应该重视各自文化中的“普遍价值”,如果否认了这种“普遍价值”的存在,就会走向相对主义,影响对真理的探求,失去探求真理的意义,这样在不同文化之间很难形成对话,很难找到共同语言,很难对所遇到的共同问题的解决达成“共识”。这种看法对当前世界全球化将是一种极为有害的消极力量,是不利于人类社会健康合理发展的;另一方面,如果不讲中国文化中具有“普遍价值”,那么其他国家和民族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的学者和政客却大讲他们文化中的“普遍价值”,就会把讲“普遍价值”的权利给了西方文化,这将有助于西方某些学者和政客鼓吹有利于他们的“普遍主义”,而使他们具有了“话语霸权”。因此,发掘各个不同民族文化中的“普遍价值”,对促进全世界各个民族、各个国家的共同发展将是十分有意义的。

那么,我们如何面对不同文化中存在的普遍价值呢?汤先生的回答是“藉文化的沟通与对话寻求共识”。汤先生认为,首先必须把西方某些学者和政客鼓吹的“普遍主义”与“普遍价值”问题区分开来。上个世纪后半叶以来,率先顺利实现现代化的西方发达国家,开始鼓吹“普遍主义”,认为只有西方文化中的理念对现代社会才具有“普遍价值”的意义,而其他各民族的文化并不具有“普遍价值”的意义,或者说甚少有“普遍价值”的意义,或者说非西方的民族文化只有作为一种博物馆中展品被欣赏的价值。而“普遍价值”是说,在不同民族文化之中可以有某些相同或相近的价值观念,而这些相同或相近的价值观念应具有某种“普遍价值”的意义,它可以为不同民族普遍地接受,而且这些具有“普遍价值”意义的观念又往往寓于特殊的不同民族文化的“价值观念”之中。因此,汤先生指出,当前在中国、在发展中国家,更多地关注各民族文化的特殊价值和自身文化的“主体性”,以维护当今人类社会文化的多元发展,反对西方的“普遍主义”,反对“欧洲中心论”是理所当然的。当然也要防止在民族复兴中受西方“普遍主义”影响而形成的民族文化的“至上主义”或“原教旨主义”。二战后殖民体系瓦解,世界文化呈现多元化的形势,要在不同文化中寻求“普遍价值”必须通过不同文化间的沟通与对话,以致达成某种“共识”,这大概是我们寻求不同文化间“普遍价值”的必由之路。

针对为什么我们要寻求各民族文化的“普遍价值”,汤先生指出,同为人类必然会遇到需要共同解决的问题,在各种不同文化中都会有对解决人类社会遇到的问题有价值的思想资源,这些能解决人类社会所遇到的“共同问题”的有价值的思想资源,就具有“普遍价值”的意义。

针对如何寻求人类文化中的“普遍价值”,汤先生指出三条途径,第一,在各民族的文化中原来就有共同或者是相近的有益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理念,这些共同理念无疑是有“普遍价值”的意义。1993年在美国芝加哥召开的世界宗教大会,在寻求“全球伦理”问题的讨论中提出寻求伦理观念上“最低限度的共识”,或者叫做“底线伦理”。为此,在闭幕会上发表了一份《走向全球伦理宣言》,认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各民族文化中都有与此相同或相似的理念,可以被视为“道德金律”;第二,在各不同民族文化的不同理路中寻求有“普遍价值”意义的因素。例如孔子的“仁”,西方基督教的“博爱”,印度佛教的“慈悲”,虽然出发点与具体表现不同,理路也有差异,但其核心理念都是“爱人”,而“爱人”又无疑是具有极高的普遍价值意义;第三,在各不同民族文化中创造出的某些特有的理念,往往也具有“普遍价值”的意义。某些具有“普遍价值”意义的思想往往包含在具体民族文化的特殊形式中,也就是说和哲学讨论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有关。

我们可以在“求同存异”中来找寻某些民族文化特有理念中的“普遍价值”因素。在不同的民族文化中可能因文化的不同而引起矛盾和冲突,这不仅在历史上存在过,而且在当今世界范围内也存在着。“不同”而能“和谐”将为我们提供可以通过对话和交谈的平台,在讨论中达到某种“共识”,但这种相互“认同”不是一方消灭另一方,也不是一方“同化”另一方,而是在两种不同文化中寻求交汇点,并在此基础上推动双方文化的提升,这正是“和”的作用。因此,汤先生认为“和而不同”的精义是,在当今人类社会已经存在的文化多元并存的格局下,如何消除“文明的冲突”,必须承认文化虽有不同仍能和谐相处,这样才可以实现人类社会“和平共处,共同发展”的目标。我们应该是既能重视和保护自身文化的“普遍价值”,同时又能尊重和承认其他民族和国家文化中的“普遍价值”。“有容乃大”的精神也许是有活力的文化能得以不断发展的原动力。

另外,汤先生指出不少海外研究中国的学者已开始在中国文化中寻求具有“普遍价值”意义的思想资源。如汪德迈指出儒家思想中“‘天人合一’提出的尊重自然的思想,‘远神近人’所提倡的拒绝宗教的完整主义,以及‘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博爱精神”可能成为指引世界的道路。法国索邦大学查•爱德华教授对孔子思想中“充满信仰、希望、慈悲,具有普遍性”的褒扬,夏威夷大学安乐哲教授撰写《通过孔子而思》等等。

汤先生强调,人类社会要走向“和平”和“繁荣”,就必须在“对话”中寻求共同语言,寻求大家可以共同接受并且遵循的规则,除了全人类已经共同确认的“普遍价值”,如“人权”、“自由”、“民主”等等,我们还必须承认不同民族的思想文化中都有某些“普遍价值”意义的因素,这些因素必将会对“人权”、“自由”、“民主”等观念有着补充和发展的意义。中华文化是世界几大文化中重要的文化传统之一,在其思想文化中寻求有益于人类社会生活具有“普遍价值”意义的因素,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随后,汤先生与在场师生进行了互动交流。汤先生深刻的见解与儒雅的风范赢得了全场听众的热烈掌声。

据主办方介绍,北京大学大道学术系列讲座由北大哲学系、儒学研究院、《儒藏》中心主办,北京大学儒行社协办,本学期计划每月邀请知名学者为北大师生献上深度的学术演讲。

[转自北京大学]

 

 

仁慧教育服务专线  4006063618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仁和万物慧济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