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北京论坛】教育分论坛综述:通向学习型社会

[日期:2010-11-13]   来源:admin  阅读:1547次
【2010北京论坛】教育分论坛综述:通向学习型社会

2010-11-08 21:11:06 作者:刘赣豫 来源:北大新闻网

        11月6日上午,北京论坛(2010)教育分论坛“变革时代的教育改革与教育研究:责任与未来”第二场高等教育专场于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阳光大厅举行。来自美国、德国、英国、泰国等国家的知名学者围绕议题“高等教育与学习型社会:质量与关联性”展开了深入探讨。

来自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C.JudsonKing教授以“高等教育中的多学科要求”为题,指出当下社会对多学科知识的发展要求,然而多学科教学研究的发展受当今大学传统的系所设置及员工奖励等多方面制约。对此JudsonKing以尊重各传统部门的发言权为前提,提出了研究先行、教学从之、强化竞争等跨学科教育激励方案。JudsonKing还以华盛顿大学奥林商学院、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等新兴大学为例,指出这些大学在跨学科发展上起点早,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JudsonKing提出通识教育的概念,认为本科阶段应采取通识教育以满足社会对学生的多学科培养要求。

台湾政治大学教育系的周祝瑛教授则考察了台湾政大在学术评鉴中的表现,对台湾的学术评鉴制度进行了评价。她反对在评价大学学术水平时单纯依靠被SSCI等收录的论文的数目,无视专著和会议论文数等重要参考指标,认为这样忽略人文社科的特性。“我反对单一的、权威式的标准,而且台湾有很多的教授也因为这样一个指标受苦。”“教学成就学生,社会服务为了公众,而研究很大一部分是为了个人利益,做这么多研究究竟能不能对社会产生影响?”周教授对当前学术评价制度的功效表示出质疑。

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布鲁明顿分校的HeidiRoss教授则从“以学生为中心”的视角,针对本次会议的议题“高等教育与学习型社会:质量与关联性”作了学术报告。HeidiRoss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对中国教育的研究,认为“研究不只要看结果,更要看研究过程对学生的影响”。她还对中国私立大学的定位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针对变革时代的教育改革,厦门大学的刘海峰教授则以高考改革为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刘海峰教授将改革划分为效率优先和公平为首两条主线,陈述了各方的改革主张。刘海峰认为,高考改革的发展趋势是从效率优先走向公平优先,继而走向公平与效率的兼顾与平衡。他自认为是改革的“稳健派”:“每当我看到一些中学生被片面应试课业负担压得没有欢乐的时候,就觉得高考制度非改革不可;每当我看到许多关于权贵子女为加分之类弄虚作假的报道的时候,就觉得高考制度非坚持不可。”

在讨论和茶歇环节过后,来自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的李文利教授对中国高等教育财政进行了总结和展望。李文利将我国高教财政历史分为中央统一财政,改革开放初期财政分权,公共财政体制三个阶段,归纳出当下中国面临的高等教育经费长期不足,资源配置不合理导致教育效率低下,拨款不平衡使地区发展失衡,成本补偿制度不完善四个弊病,并由此提出了通过政府转移支付制度保障资源均衡、大力发展民办高等教育、在公办高等教育中实行“优质优价”等具体建议。

泰国朱拉隆功大学副校长KalayaTingsabadh则为大家开拓了一个新的视角,从朱拉隆功大学的教学情况入手,为大家介绍了朱拉隆功大学在平衡教育规模与教学质量上取得的实践成果。Kalaya女士详细介绍了其学校教育质量的监管制度,以产出为标准的课程体系等高等教育改革措施。

随着国与国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人才教育与交流早已不再局限于国内。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前院长钟宇平以“全球化下地方性大学对留学生的资助:花费与收益考量”为题在论坛上作了学术报告。全球化时代需要国家之间的合作、信任和求同存异,钟宇平教授强调了跨国教育在增强国际理解、促进文化合作、提升个人素质等方面的重要积极作用,同时也分析了留学作为一种跨国的、商品意味十足的教育存在的各种负外部性。

最后一个发表演讲的剑桥大学的IanLeslie副校长则对大学所担任的角色给出了自己的解释。他认为大学研究已经与社会各界联系起来,应对社会发展起到作用。IanLeslie以牛顿第三定律打比方,形象地描绘了封闭系统中事物的相互作用。在这个人们盲目追求短期效益的年代,大学需要推动人们改变对封闭系统的世界观,让社会认识到封闭系统中的相互作用,从而在保证可持续性的同时获益。

中国的高等教育改革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很大兴趣,对于学术评鉴、高考改革、出国留学以及教育财政等中国教育热点话题,众多学者进行了讨论。11月7日,北京论坛(2010)教育分论坛将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举行最后一场分论坛会议,围绕教育改革与教育规划等话题展开进一步的讨论。
 
        北京仁慧书院。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仁和万物,慧济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