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九 章 >> 学科竞赛 >> 数学 >> 文章内容

姚一隽:奥赛失冠大惊小怪,几何教学必须检讨

[日期:2015-07-24]   来源:人民网,欧兴荣  阅读:5238次

    “难得一次,奥数引起大家的注意不是因为政府部门的禁令,终于可以稍微心平气和一点地来讨论这件事情了。”

    姚一隽,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副教授,中国数学会奥林匹克委员会委员,2014年国际数学奥林匹克中国队领队。

    对于近期在国际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IMO)上美国队“爆冷”力压中国队,在时隔21年后重新夺冠所引发的舆论热潮中,姚一隽向记者表达了自己的一些想法。

    IMO是个人比赛,国家总分排名非官方

    国际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竞赛源于东欧,第一届在1959年举办,后来规模逐步扩大,成为一项国际性中学生活动,并多少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些支持。每个参赛国最多可以派出六名队员参赛。考试分两天进行,每天四个半小时,做三道题。每题满分7分,总分42分。参赛选手中的一半可以获得奖牌,其中金、银、铜牌的比例接近1:2:3。自己参加过奥赛,也带队参加过奥赛的姚一隽,对国际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熟稔于心。

    他告诉记者,IMO是一项选手个人的比赛,国家总分的排名是非官方的。这也就意味着,不论是前些年中国队的“夺冠”,还是今年美国队的“登顶”,实际上并不被IMO官方所承认。

    1985年,中国第一次派出两名学生参加在芬兰赫尔辛基举行的第26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据说当时主办方说服中国有关方面派队参赛的理由是: 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唯一没有参加这项活动的。

    因为当时的教育部(国家教委)之前曾发过红头文件,表示不会再组织各类学科竞赛,所以派队参赛的任务就落到了中国科协青少年部的头上,以后逐步参加的其他各科国际奥林匹克竞赛也是如此。而中国数学会等中国科协下属的民间学术团体,也就承担起了选拔训练参赛选手的任务。

    对于中国奥赛选手的选拔模式和机制,姚一隽告诉记者,中国数学会普及工作委员会在每年秋天举办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全国有几万中学生参加,最终有300多名学生会得到参加当年中国数学奥林匹克(CMO)的资格。CMO由中国数学会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办,时间在年末,形式仿照IMO,从中选出约60名学生参加第二年三月份举行的国家数学集训队,在约两周的集训时间里通过多次测试,最终选出当年参加IMO的6名选手。

    姚一隽同时强调,以上所说,只限于在科协领导下由中国数学会有关专业委员会组织的竞赛活动,现在社会上更多的与学生家长密切相关的小学奥数乃至初中的数学竞赛,没有一个是在上述意义下的“官方”活动。

    中国队输在几何教育 和取消高考加分关系不大

    对于本届奥赛中国队没有夺冠,网上议论最多的就是“跟高考取消加分有关”。对此,姚一隽首先澄清,在IMO历史上,中国队从来没有五连冠过,在过去的十几年里,2003、2007、2012年中国都是第二名,也没见到媒体有多大反应,所以这次也不必大惊小怪。

    而对于是否和高考取消加分有关,姚一隽表示,以目前中国学生家长和老师们对于升学政策的专注,高考取消加分,对于学科竞赛活动自然不会有太正面的影响,至少会打消一部分学生参赛的热情。从这层意义上,说此次中国队没有夺冠与高考取消加分有关,或许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中国队今年没有夺冠,有更直接关系的可能是下面这条:我们在一道几何题上输了美国队19分。换句话说,这道题我们的6名参赛队员中只有一人做了出来,他们有差不多4人。

    十几二十年前,几何还是中国学生的强项,1990年在北京举办的第31届奥赛,第一题是几何题,中国6个学生拿满了42分,而美国队当时丢了16分。姚一隽觉得,那个时候,我们中学教育里的几何教育整体上是扎实而严谨的,对参加奥赛选手的训练并不需要花太多的精力。但这些年在减负的名义下,几何教学逐步削弱,现在反而成了中国学生的短板。2013年的中国数学奥赛,第一道是几何证明题,300名经全国选拔参赛的中学生,这些理论上同届中数学上最优秀的学生,竟有十分之一把“充分性”和“必要性”搞反了。“由此可见,我们的中学数学教育在几何教学上出了很大的问题,这才是我们真正需要检讨的。”

    不要给奥赛附加太多不该有的意义和使命

    坊间对于奥数的评价呈现两极化,一方面有人认为,奥数是训练孩子思维的必由之路,另一方面却有人认为“奥数在伤害一代孩子”。那么,我们应该怎么看待奥数?

    姚一隽的答案有些出人意料。

    他说,竞赛,不管是在哪个年龄段,哪个科目,都是一种游戏,奥赛和竞技体育有相通的地方。学科竞赛的题目,从内容和难度上都远远超出课堂教育,对于参与这项活动的学生来说,通过一段时间的高强度脑力劳动,而最终解决某道困难题目,是一种思维训练的途径。

    高中阶段的数学竞赛,有一点和其他各科(理、化、生、信息)竞赛有很大不同,就是和大学专业课程相关的部分比较少,系统学习大学数学的课程,对于提高中学数学竞赛成绩没有什么帮助。所以高中阶段的数学竞赛对于参与学生的促进作用,主要还是一种逻辑和思维的训练。另一方面,就是逐步学会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调整自己的心态。

    谈到奥数,或者一般的各种学科竞赛,人们时常会关心竞赛选手有多少成为本学科专家的问题,但姚一隽认为,“这其实是一个相当不靠谱的问题。”二十岁上下是一个人精力最旺盛的时候,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与社会接触的逐步增多,很容易找到中学里所擅长学科之外的兴趣点。而且中学数学竞赛的内容本就和今后的学习没什么太大关系。

    姚一隽说,绝大多数参加竞赛的选手都是普通人,没有多少家庭“背景”,只是在某些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比同龄人的普遍水平要好一些而已。如果大家心态能平和一些,不要给这个活动加上太多它本来就不该有的意义和使命,这个活动的发展可能更健康一点。

    奥数适用于喜欢这项活动的孩子,仅此而已

    此前,有很多教育学者批评奥数泛滥,认为奥数只适用智力超常的孩子,那么,奥数对于正常的孩子是否也有作用呢?

    对此,姚一隽表示,去定义什么样的孩子是“正常”的,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他也始终反对某些有一定特长的学生家长,在教育子女的时候强调自己孩子的特殊性。人群中真正特殊到需要或者说能被周围每个人都看成不同于常人的人,其实是非常少的。

    “奥数适用于喜欢这项活动的孩子,仅此而已。”姚一隽认为,不管这个孩子喜欢的是数学知识,还是竞争的感觉,都是可以的。十多岁的时候做的事情,不必每一件事都以对今后有没有“用”来衡量。但是注意,“一定是要孩子本人喜欢,而不是家长要孩子喜欢。”
 

来源:人民网教育频道http://edu.people.com.cn/n/2015/0724/c367001-27357767.html

 

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

仁和万物 慧济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