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核物理学家王淦昌文集》发布

[日期:2010-12-11]   来源:慧  阅读:1699次

  12月10日,是我国著名的核物理学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王淦昌逝世12周年纪念日。12月2日上午,科学普及出版社暨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在中国科技会堂举办“《纪念核物理学家王淦昌文集》首发式暨捐赠仪式”,缅怀王淦昌先生对中国核事业发展所建立的历史功勋,弘扬他的爱国情怀、科学精神和崇高品德。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核工业集团公司、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以及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等数10家单位的近百名嘉宾出席了仪式。

原国防科工委副主任聂力将军和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杜祥琬院士为图书揭幕

  王淦昌先生生于1907年,1933年在德国柏林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次年随即回到祖国,曾发现世界上第一个荷电负超子——反西格玛负超子,并提出了验证中微子存在的实验方案;1963年受命开展核武器研制工作,他毫不犹豫表示“我愿以身许国”,并隐姓埋名17年,在青海高原、新疆荒漠为中国原子弹、氢弹研制以及地下核武器做出了重大贡献;他最早提出激光惯性约束核聚变概念的雏形,与王大珩、杨嘉墀、陈芳允3位科学家一起提出发展我国高技术的建议,成为“863”计划的倡议者;他为中国核事业发展呕心沥血,率先提出和平利用核能,积极推动中国核电建设。

  《纪念核物理学家王淦昌文集》共计60余万字,围绕祝贺王淦昌先生80寿辰、90华诞和纪念王老百年诞辰、悼念王老辞世,收录了王淦昌的同事、学生和亲朋好友撰写的150篇纪念文章,以及反映王老生平的130幅图片,既是珍贵的精神文化遗产,也是难得的20世纪中国科学史料。科学普及出版社暨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希望通过《纪念核物理学家王淦昌文集》的出版,使社会公众对王淦昌先生这样一位杰出的科学家、伟大的爱国者、卓越的教育家,有一个更加全面、更加立体、更加真切的了解。

“我愿意以身许国”影响一代科学家

  “我愿意以身许国”,王淦昌先生简单有力的回答影响了一代科学家。本书主编、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杜祥琬说:“翻开科技史册,一排排科技巨匠展现在我们面前,他们之所以能步入科学殿堂,造福人类,除了具有丰富的科学知识外,还在于他们都具有特殊的品格和道德。王老为我们留下了一代师表的光辉形象。”他强调,一个真正的科学家,真正的人才,真正的创新大师,应该像王淦昌这样的工作,追求科学真理探索不止,报效祖国奉献终身。他们出这本书希望让更多人了解王淦昌,让年轻的朋友们学习王淦昌,让我们国家能出更多这样的创新大师。杜祥琬说,天上有一颗小行星被命名为“王淦昌星”,王淦昌永远在我们的心里,在一代又一代的科技工作者的心里。

王淦昌先生的学生王乃彦院士讲话

几十年教学生涯 整整培养三代科学家

   “几十年的教学生涯 整整培养三代科学家,王淦昌先生言传身教,在教学和科研的工作中是学生的严师,对大家要求非常严格,一丝不苟。”中国科学院院士王乃彦院士回忆了和王淦昌先生共同工作生活的经历,“科学是王先生的爱好和追求,他始终没有离开科学研究的第一线,始终执着的追求科学真理。最重要的是王先生一生爱国,正气凛然,王先生做学问的严谨态度,做人的高尚品格深深的影响着我们。”

一届学生 6位院士 核教育事业的先驱和奠基人

   陈佳洱院士在发言中特别提到:“王淦昌先生是我们核教育事业的先驱和奠基人之一。我们第一届毕业的学生里面有6位院士,所有这些都跟王老的关心、支持、教诲分不开。他对年轻人非常关心,我们有什么困难,具体的工作做,他都给予亲切的关怀 。我相信这本书出版以后能够教育我们一代又一代,对我们国家整个核科技工作有一个很强的推动。”

  首发式上,科学普及出版社暨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还向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捐赠了2500册《纪念核物理学家王淦昌文集》,并向北京大学核科学与技术研究院、王淦昌先生曾经工作过的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和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捐赠《纪念核物理学家王淦昌文集》各50册。科普出版社社长苏青表示,王淦昌先生的爱国情怀、科学精神和崇高品德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出版社有责任把王老的这些精神财富通过图书出版凝固成形,传播开来、继承下去。

        据悉,《纪念核物理学家王淦昌文集》的出版得到了中国科协的大力支持,中国科协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邓楠曾亲自批示、过问,中国科协调研宣传部予以了具体的指导。(陈增光)

信息中心、科普出版社供稿

【以上内容转自中国科协】

 

 

 

北京仁慧书院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仁和万物,慧济天下
仁慧教育服务专线:400-606-3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