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国学院第二批重要学术研究成果
“陈来学术论著集”举行出版座谈会
清华新闻网3月28日电 3月26日,由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三联学术出版中心主办的“陈来学术论著集”出版座谈会在清华园成功举办。清华大学副校长谢维和、三联书店总编辑李昕、凯风公益基金会理事长段伟红等出席座谈会并讲话。
图为出版座谈会现场。
座谈会上,谢维和高度肯定了“陈来学术论著集”出版的重大意义,强调这是继陈寅恪、钱钟书之后,三联书店推出的第三位清华学者的文集,这既是陈来教授个人的荣誉,也是清华文科事业的重大成果;对推进清华人文学术的发展、促进中华民族精神生命体的成长也都有着巨大现实意义。
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的知名学者出席座谈会,大家围绕“陈来学术论著集”,对国学研究、儒学研究和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发展进行了热烈讨论,认为“陈来学术论著集”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哲学史研究领域的典范,将有力推动国学研究、儒学研究和中国哲学史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展开,并促进“中国主体、世界眼光”的中国当代学术路径的形成。
“陈来学术论著集”是继2010年5月,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推出首批重要成果——梁任公、陈寅恪先生年谱长编之后,在百年校庆之际推出的第二批重要学术研究成果,共十二种,由著名人文学术出版机构三联书店隆重推出。该论著集对夏商周至春秋时代的宗教与伦理的发展做了系统的全新刻画,揭示了早期中国文化演进的路径与模式;对朱子、王阳明、王船山所代表的整个宋元明清理学作了深入而全面的研究,把哲学史研究、比较哲学研究、文化问题研究、文献史料研究结合一体,在很多重大问题上都提出了新的分析和诠释;对现代儒家哲学的研究,主要围绕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对近代以来的文化论争进行了深度反思,系统论述了以中国文化为主体的文化观。
据了解,“陈来学术论著集”包括《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春秋时代的宗教、伦理与社会思想》、《竹帛<五行>与简帛研究》、《朱子哲学研究》、《朱子书信编年考证》(增订版)、《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宋明理学》、《诠释与重建:王船山的哲学精神》、《中国近世思想史研究》(增订版)、《宋元明哲学史教程》、《传统与现代:人文主义的视界》、《现代中国哲学的追寻》(增订版),已由三联书店在2009至2010年全部出版。
供稿:人文学院 编辑:露 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