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学勤做客“清华大学新人文讲座”从历史解读文化传承与创新

[日期:2012-03-02]   来源: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阅读:2185次

李学勤做客“清华大学新人文讲座”从历史解读文化传承与创新

 

2012年2月23日下午,《清华大学新人文讲座》系列之(十一)“文化传承与创新”第一讲在大礼堂举行。著名的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李学勤教授应邀进行本系列讲座的首讲。他以“从历史看文化传承与创新”为题,为千余名清华学子带来了一场思想文化的盛宴。我校原党委副书记、文化素质教育基地顾问胡显章教授主持讲座并作点评。 

李学勤教授 首先以明代哲学家、科学家方以智提出的“古今以智相积”点明“文化传承”的深刻含义。方以智博涉多通,用尽三十年完成了百科全书《通雅》,广征博引,成为当时科学学术成果的总汇集。

接着,李学勤教授论述了人类文化传承的主要原因和特征。第一,生命的有限性造就了人类文化传承的必然。动物代代相传的只是生物属性,而人类代代积累的是文化——所有人类所创造的真善美的东西。文化如何得以传承?答案是教育,即知识与德行的教授与传播。学校尤其是大学的出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文化的传承使文化得以存在,反过来说如果文化不能传承,文化将不复存在。第二,文化与国家和民族是不可分割的。王国维说:学无国界。但文化是有国界的。

李学勤教授从几个角度分析了为什么五千年中华文化得以传承至今?第一,中国文化传承具有更好的方式。中国古代很早就建立起官方学堂,到了春秋时代,出现了私学,以孔子为代表,提倡“有教无类”,使教育得到了进一步普及,这在世界上是罕见的。宋朝范仲淹代表的“族学”,则以家族为单位来办学,在当时是先进的思想,是文化的创新。第二,中国文化具有很大的包容性。中华文化善于吸收其他文化,但这并不影响其独立性。譬如,吸收佛教文化中好的东西,有机地将其融入到中国文化之中。第三,中国文化具有创新性。创新是什么?爱因斯坦说过:“任何创新都与成见相对立”。在中国的文化史上,此类情况常有发生。比如从汉代注重“训诂”,魏晋注重“玄学”,宋明理学又回到重视“考证”,这中间就有对立和超越。

李学勤教授认为,尽管中国文化的五千年好像一条源远流长的河,但中国历史上的文化也是有断裂的。最著名的就是秦始皇的焚书坑儒,证据之一便是当时的“挟书令(律)”。该法令直到汉初才取消,造成了中国文化史书上的断篇。李学勤教授具有洞见地指出当今社会的问题是文化分裂。英国科学家、小说家C.P.斯诺曾在《两种文化和科学革命》中指出科技与人文正被割裂为两种文化,科学家和人文知识分子正在分化为两个言语不通、社会关怀和价值判断迥异的群体,这必然会妨碍社会和个人的进步和发展。李学勤教授接着谈到西学东渐的问题。明末清初,以西欧文化为代表的西学进入中国,与中国的悠久文化发生了历史的碰撞,并一直延续至今。

最后李学勤教授指出人文学科的危机是国内外学界一致意识到的问题。他引用一位韩国学者的评论:这种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经济逻辑所致,是一切以经济效益作为考量标准进行评价的结果,其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现当代人文学科丧失了其育人理想,也即为了生活的更好而陶冶心灵的理想。李学勤教授指出,优秀的文化是育人的文化,只有育人才能反思生活的意义,使社会进步。

“大学是铸造灵魂的地方。我相信,清华在接下来的一百年里一定会取得更大的进步。”李学勤教授以这样的祝愿结束了精彩的演讲,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演讲结束后,李学勤教授生回答了现场同学的提问。

 

 

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

仁和万物 慧济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