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学通做客清华文新论坛解读大国棋局

[日期:2012-03-17]   来源:http://news.tsinghua.edu.cn  阅读:1903次

阎学通做客清华文新论坛解读大国棋局

  清华新闻网316日电(研通社记者 常金涛3月15日晚,清华大学文新论坛之“清华学派”系列论坛第一讲在建馆报告厅举行。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国际关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阎学通以《大国棋局——从中国使用否决权看中国国际环境变化”》为题,为同学们解读了中国在叙利亚问题决议上使用否决权的前因后果,以及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的变化

图为阎学通做客文新论坛。

  阎学通指出,很多人只看到中国投反对所承受的损失,却没有全面考虑问题:在这样的时刻、这样的环境之下,中国没有更好的选择,投赞成票或者弃权,都会承担更大的损失。中国可以投赞成票,但那样违背了我们的原则,我们希望叙利亚人民早日脱离战争的践踏,希望更多的叙利亚人民过上安定富足的生活。中国也可以弃权,过去中国在国际上没有更大的话语权,弃权也是一种无奈的选择,但是在今天,中国作为世界上第二经济大国,要树立负责任的国际形象,投弃权票对于一个小国无所谓,对于一个大国,无论如何都是不讨好的行为,不管哪一方获得胜利,他们都会对你敌视。

  接着,阎学通为同学们解读了中国投反对票的深刻原因。他认为,首先,叙利亚现任政府一旦倒台,在阿拉伯世界,美国又安插了一颗棋子,伊朗形势将更加严峻,中国石油安全也将面临更大威胁。第二,因为中国和俄罗斯的能源战略关系,中国不能让俄罗斯等国家在国际社会上更加孤立;第三,中国投反对票对中国的国际地位有积极的影响,这次投票格外有价值,对中国以后的话语权很有帮助。以上说明,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正在走出东亚地区,开始向东亚之外的地区发挥影响力,这也是中国实力增长后的必然趋势。

  阎学通说,中国这次投反对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中国在利比亚问题上的教训。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外汇储备激增,中国急需在国际市场投资,而中国海外资产的安全性问题得不到保证,一些国家政局动荡使中国海外投资蒙受巨大损失。现在,中国正走在不断强大的道路上经济的发展有目共睹,我们要有信心这么做。

  针对当今互联网上的评论,阎学通指出,以情绪主导言论、断章取义,说话不考虑社会责任的现象是需要纠正的。

图为现场观众。

  阎学通教授还为同学们解读了温家宝总理2012政府工作报告。他认为报告中温总理第一次把“周边外交”放在“大国外交”之前,原因是近十年来中国周边外交环境的恶化。温总理强调,外交工作要服务于改革开放的大局,而非仅仅是经济建设的大局,不仅要考虑经济利益,还要考虑战略安全和国家形象建设。

  最后,阎学通教授向同学们推荐了他的《中国崛起靠什么》一书。

   “清华学派”是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以清华大学文科为代表的一种学术与文化思潮:在共同的时代与文化背景以及共同的生活与工作条件之下,当时的清华大学的大师们之间产生了诸多共同之处,这些共同之处在有意无意之中浸润到几代清华学人们的倾向,形成了一种共同的情趣和风貌,被称为“清华学派”。近年来随着清华人文精神的复兴,清华吸引了不同领域的诸多名师,他们在学术上融汇古今中西文理的特征,体现出新时代的清华学派精神。文新论坛就是为了传承清华学派的精神、展现清华学派名师风貌、复兴新清华学派的精神而推出的。

 
 
实习编辑:范 丽

 

(http://news.tsinghua.edu.cn)